
不銹鋼煮油
規格尺寸:支持多種標準、非標定制
標準號:支持多種標準、非標定制
材質:不銹鋼
頭型:支持多種標準、非標定制
煮油處理是一種通過熱浸或煮沸工藝,在不銹鋼緊固件表面形成吸附性油膜的防護技術。其核心目的是短期防銹與裝配潤滑,尤其適用于工序間防護或儲存防銹。基本流程包括:
脫脂清洗:徹底去除表面油污、雜質(常用三氯乙烯或堿性清洗劑超聲處理);
預熱干燥:避免水分殘留影響油膜附著力;
油浴浸漬:將緊固件浸入加熱至80~100℃的防銹油或潤滑油脂中,保溫10~30分鐘;
瀝干冷卻:自然滴除多余油液,形成均勻油膜。
該工藝成本低、操作簡單,但防護期較短(通常3~6個月),需配合密封包裝使用。
鍍層特征
煮油形成的油膜具有以下特性:
成分與結構:
主要成分為礦物油+防銹添加劑(如磺酸鹽、脂肪酸胺),形成厚度約 5~20μm 的吸附膜;
非結晶態,無固定化學結構,依賴物理吸附與添加劑活性。
性能表現:
防銹性:中性鹽霧測試達48~120小時(視油品等級),可抵御短期潮濕環境;
潤滑性:摩擦系數常溫下約 0.10~0.15,可顯著降低裝配扭矩,防止螺紋咬死;
耐溫性:工作溫度一般≤80℃,高溫易流失或氧化失效;
表觀:半透明至淺黃色光澤,不影響尺寸精度,手感微黏。
選型建議
根據防護需求與工況選擇油品及工藝:
基油類型選擇:
需求場景 推薦油品 關鍵特性 工序間防銹 輕質礦物油+緩蝕劑 成本低,易清洗 長期倉儲(>3個月) 高粘度脂類油+抗氧化劑 成膜厚,抗揮發性強 裝配潤滑 含固體潤滑劑油品 摩擦系低,抗壓性強 工藝控制要點:
油溫:嚴格控制溫度,避免過高導致添加劑分解;
時間:復雜結構件需延長浸漬時間,確保油膜均勻;
后處理:瀝干后建議離心脫余油,防止油滴聚集影響外觀或污染包裝。
環保與安全:
食品/醫療領域需選用無毒性油品(如食品級白油);
避免含氯、重金屬添加劑。
應用場景
煮油處理適用于以下領域:
工序間防護與倉儲:
不銹鋼螺栓、螺母在機加工后至裝配前的臨時防銹,替代傳統涂油防銹紙包裝;
通用機械與汽車零部件:
非高溫環境(如內飾、底盤)緊固件,兼顧防銹與裝配潤滑,降低生產線卡滯風險;
出口運輸防護:
海運集裝箱內緊固件的防潮處理,配合氣相防銹(VCI)包裝可延長防護期;
低成本維護場景:
農機、建筑連接件等對長期防腐要求較低,但需頻繁拆卸的場合,油膜便于清理并重復涂覆。